宇宙光五十週年10月...
2023年視譜研習班
2023-09-21練唱報告
09/17主日信息
第1188期主日週報
 
每週練唱
20230603公演問卷-士...
20230701公演問卷-伯...
20230722公演問卷-懷...
20230715公演問卷-松...
 
 
 
 
  傳愛月刊
  傳愛月刊 2022.6月號 家和組  
2022-06-06
  發佈人:Belinda plc
 

 文山有愛

疫情亦有情
 
家和組 / 陳延煌

       2021年12月30日在百人合唱團練唱前的靈修分享《文山有愛,疫情亦有情》。提及2021年5月29日原本應在「伯大尼兒少家園」之公演,因疫情擴散而取消,真是令人扼腕。

       其後,在2021年12月聖誕節期間,文山聯禱會每年舉辦「文山有愛」園遊會或聖誕遊行傳福音的活動。當時卻又因應疫情影響,改為為三大機構(伯大尼兒少家園、1919救助協會、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)愛心募款給那些弱勢、需要幫助的人。

       而去年年底在「伯大尼」最需要協助的時候,神適時的伸出援手,得以獲得適度的幫助。感謝讚美主!

       「伯大尼」新大樓「來樓」前後歷經近10年的規劃設計、施工,直至2020年完工啟用。當時恰逢我岳母病逝的追思禮拜,就啟用了全新、可容納600人活動的B1展演廳。感謝主,該大樓在興建過程中,經歷各種困難;包括財務籌措、畸零地處理、銀行貸款等,以及營建材料、人力工資上漲等問題,皆一一獲得解決。感謝讚美主!

       「世界展望會」於2021年底入駐「來樓」,今年元月中在B1舉辦感恩禮拜時,再度了解「世展」在多年前,以象徵性的1元,將此處賣給當時的育幼院。如今再回到這裡,真是美好!

       「天使心家族社會福利基金會」亦於2021年中簽約,目前正在進行裝修,將於2022年中進駐「主恩樓」。

       未來「伯大尼兒少家園」、「世界展望會」及「天使心」三足鼎立,亦會匯集成中華民國第一個兒少園區。必將帶來許多神要在此地彰顯成就的事工,真是何等的美好。

       隨同新任「兒少家園」江秀圈院長的到任,這一年有著新的氣象。雖然疫情仍然嚴峻,中間聚會及活動一度改為線上,但因著江院長本身在美國攻讀兒童家庭關係,且多年來對兒少的服事;去年暑假與「文山聯禱會」舉辦簡春安教授的「家庭有愛」演講,許多相關活動仍然陸續推動。感謝讚美主!

       近日參加「國際基甸會」的贈經活動,參與贈送聖經、引人歸主。四月中在「滬江高中」的贈經活動中,遇到兩位正在等紅綠燈的高中生。當下我打開「基甸會」的一本聖經,內頁提到查考使用聖經、遇到有困難的時候如何應用幫助。又翻閱到所附詩歌「愛的真諦」,他們要求我即刻教唱。感謝主讓我有這樣的機會,在短短的數分鐘裡,傳福音給他們。感謝讚美主!

       當時在一旁的「景美國小」護導老師,也主動要了一本聖經,並肯定我們願意在清晨花時間贈經給學生路人。

       結束贈經活動後,眼見回新店的650客運已到站,我卻離站尚有一點距離。客運司機看到我跑步舉手示意搭乘,他竟願意稍停片刻等我上車、坐好再啟動。就在快到「七張站」前,我再次表達謝意,並贈送手上的最後一本聖經,他欣然接受。真是美好的一天。感謝讚美主!
 
 
 
我的類退休生活
 
家和組 / 傅振瑛

       從去年一月結束牧會職份到現在,已經一年多了。這段期間的生活,我將之定位為「類退休」。

       一般人在我這個年紀(咳咳~知道的就知道;不知道的,就當作已經知道),是根本不敢想退休的。最主要的因素是經濟;沒有足夠的存款,或者說,沒有穩定的後續支持,誰敢輕易離開工作去享受呢?而我也是!

       在教會服事,早就已經是「存款不足」的一份子了。原先還能仰賴先生的工作薪資,後續也因為他在今年三月底離開工作;預備就讀神學院,而中斷了經濟上的支撐。

       那~我怎敢如此呢?哎呀!那真不是我所願意的呀!除了身體需要休養之外,幾次投遞到福音機構的面試都沒通過。逼得我只好繼續以類退休的方式,乖乖待在家了。

       但回顧這幾個月以來的生活,不得不承認,神真的對我相當的了解。而祂,也有讓我會心一笑的幽默!

       祂知道我閒不下來,因此讓我與原先牧會的幾位會友,在 line 上成立「讀經小組」。用類比神學院上課的方式,先是研讀了啟示錄,再讀使徒行傳;接著依據保羅書信完成的順序,陸續完成:加拉太書、哥林多前後書、帖撒羅尼迦前後書的查考,目前持續進行的是羅馬書。

       同時,我又被錄取「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」的教牧學博士班;也在四個月內,燒腦似的上完兩個課程的密集班、繳交了九篇報告。

       當然,再次進修,才更深體會自己還有那麼多需要進步的空間,也才更存著敬畏的心,比之前更加謹慎地專注在教會講台上的教導。

       是的!我又重新接手在講台的服事。因為神帶領我進入一間去年一月才創立的教會;跟著帶領我信主的牧師,一起以無支薪的方式牧會。

       因為我的空閒時間比牧師多,就自然參與了許多的服事。行政的部分不說,在教導方面,每月分攤一次講台的信息、每天跟著讀經釋義的進度,撰寫大約兩張A4 內容的靈修心得,以此餵養弟兄姊妹。同時,與師母一起關懷探訪新朋友、參加地區聯禱會、與福音機構結合,預備進行社區工作等等。

       這些都是過去在「桃園教會」牧會時熟悉的,現在在「板橋沙崙牧心堂」繼續進行。

       「類退休」實際就是還沒退休,因為我還是跟牧會的時候一樣工作。或者,哪一天,當年紀到了,真的從職場退休後,能像許多前輩一般,繼續選擇這樣的生活,不讓自己閒下來;一樣歡喜作主工,直到見主面的那一天!
 
 
 
感恩的重逢
 
家和組 / 賴佑明


       「臉書」是一個很有趣的平台。偶而驀然回首,會看到一些失聯多年的朋友。我不常上臉書,但不久前意外地在某位好友的朋友圈裡,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名字「彭建鋒」。

       眼前的照片,看到的是一位頭髮稀疏、與我年齡相仿的老帥哥。腦海裡漸漸浮現他少年時的長相。他是我在花蓮的國中同學,自從我去台北唸高中後,就沒聯繫過;我們整整51年沒見。

       在過去的歲月裡,我自己東奔西跑,也很久沒想起這個人。但人腦也是非常有趣,以為早就遺忘的往事,竟然奇跡式的從封存的記憶體中跳出。

       我在花蓮出生長大,國中第一屆(意即小六就可以盡情打球玩耍,不必準備考初中)。在花蓮鄉下的國中裏,我們班上有一支很強的足球隊。但因為我們是「資優班」,導師不喜歡我們放學後就去踢足球。

       有一次我們打敗了校隊,被選上代表學校參加縣裡的比賽;但卻被導師否決了。他操著重重的湖南口音說:「你們好好的書不唸,去踢甚麼足球?」 而隊上有個踢的很好的前鋒,就是「彭建鋒」;我們因為踢足球成了好朋友。

       記得那年他剛失去母親,覺得他比較孤獨,就帶他到我的教會;花蓮的「信義教會」。這個教會是我的父親和幾個弟兄,在民國40年初設立的。我從小就在這個教會長大,從幼稚班混到主日學,再混到青少年團契和詩班。

       那年,我把「彭建鋒」帶進青少年團契和詩班。一年後,我離開花蓮去台北唸高中。再過半年,我的父母也搬到台北定居。之後我就很少回花蓮。在那個沒有手機、沒有互聯網、沒有社交媒體的年代,基本上「分隔兩地」就等同「音訊全無」。這一晃就是五十年。

       早些年裡,我還好幾次想到這個年少時的朋友。掛心他是否還在教會?是否還在主裏?那種感覺就似你撒了一顆種子,卻沒有機會澆水、施肥、除草。心裡想這顆種子是否被雜草覆蓋了?還是長成棵大樹了?但並沒有奢望神會給我答覆。

       透過臉書的共同好友,我們終於相認了。今年春節後,「彭建鋒」帶著幾個國中的同班同學來我家重聚。以前的小夥伴們雖然鄉音未改,卻都已兩鬢發白了。

       我得知「彭建鋒」不僅仍在主裡,還曾任「南嵌長老教會」的長老。聊著聊著我提到了我和老婆在「宇宙光百人大合唱」服事時,他瞪著眼睛看著我說:「您們的團歌『與我比翼』是我寫的詞。」我驚訝的不知道該說甚麼!(其實第一個想法是打電話告訴容老師,第二個想法是為何自己唱譜時都沒注意作者,應該檢討。)

       為此我心裡充滿了感恩。這個我當初帶到教會詩班的種子,不但開花結果,而且被神大大的使用,譜寫福音詩歌,讓我們百人也能嘗到果實的甜美。我覺得好像神在跟我說:你這小信的人啊!你難道懷疑我的信實和大能嗎?

       傳福音就是這樣,有人撒種,有人鬆土,有人施肥,有人收割。但運行在其中的就是神的靈。阿們!我們的神是奇妙的神。
 
 
 

 
 
傳愛月刊 2022.6月號 家和組